2025年3月6日,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、院公司董事、建材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馬駿,在省建材院以"城市發展與城市更新"為主題作學術講座。其代表作《城市更新:理論、政策與案例》在業內廣受關注,本次講座中,馬駿博士結合理論與案例,為院科研人員、技術骨干及行業代表系統解析了城市更新領域的前沿動態。本次活動旨在通過跨學科視角,探索新時代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。
經濟學視角解碼城市更新 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
在講座中,馬博士以經濟學為切入點,深入討論了存量發展時代背景,城市更新概念再認知、城市更新典型模式這三個問題。他提出,城市既是伴隨工業化的過程,也是工業化的結果。城市更新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,不僅是物理空間的重塑,更是資源配置效率優化、社會公平價值實現和經濟活力再激發的過程。城市更新的破局可以從工業生產區域、居民生活區域、商業辦公區域、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更新進行。針對當前城市發展面臨的存量提質、產業轉型和低碳目標等挑戰,馬博士強調:“城市更新需要跳出‘大拆大建’的傳統思維,轉向精細化運營和多元共治模式。在經濟學框架下,每一塊磚瓦的改造都應承載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重提升。”此外,他還分享了智慧城市技術應用、老舊社區改造中的公共品供給策略等前沿議題,為設計院在建筑材料研發、綠色建筑標準制定等領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。
互動踴躍 跨界思維激發行業共鳴
現場聽眾圍繞“城市更新中的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效益平衡”“新材料技術如何賦能低碳城市轉型”等問題,與馬博士展開深入探討。馬博士以生動的案例和幽默的語言一一解答,現場氣氛熱烈,互動頻繁。
副院長葉明武總結表示:“馬博士的講座為我們打開了跨學科融合的窗口。未來,設計院將進一步加強與經濟學、社會學等領域的交叉合作,推動建筑材料創新與城市發展需求精準對接。”參與講座的同仁紛紛感慨道:“這場課既有理論高度,又貼近實際工作,尤其在綠色建材應用場景分析上,給了我們很多啟發!”
以學術賦能實踐 共繪城市未來圖景
江蘇省建筑材料研究設計院近年來持續聚焦“雙碳”目標與城市高質量發展,通過舉辦系列學術活動,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。此次講座不僅深化了從業人員對城市更新復雜性的認知,更從經濟學維度為行業技術攻關注入了新思路。
馬博士分享了智慧城市技術應用、老舊社區改造中的公共產品供給策略等前沿議題,為設計院在建筑材料研發、綠色建筑標準制定等領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。本次講座與住建部提出的未來城市更新工作重點高度契合。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民生主題記者會上提出,城市體檢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,目前全國290多個地級市已全面開展。住建部將實施一批惠民生、促發展、防風險的更新項目,重點是三類:一是民生類,包括老舊小區、城中村改造和完整社區建設;二是發展類,更新老工業區、改造老舊街區和保護歷史文化街區;三是安全類,建設改造地下管線、推進排水防澇工程和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。
住建部強調,城市更新應遵循"先體檢、后更新"原則,找準問題。老舊小區改造需因地制宜地實施,城中村改造要持續推進,完整社區建設應注重適老化,老工業區和舊廠房的更新則著重引入新業態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,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要積極推動活化利用,安全類項目需致力于實現安全監測全覆蓋。未來省建材院將圍繞城市更新主題,開展專題課題研究,助力江蘇省打造“集約高效、宜居韌性、智慧低碳”的新型城市更新典范。


